重金属离子捕集沉淀剂

螯卡应用技术参数

螯卡应用技术参数

1.1      螯卡对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

Hg2+ >Ag2+ >Cd2+ >Cu2+ >Pb2+ >Zn2+ >Ni2+>Co2+>Cr3+>Fe2+>Mn2+>Fe3+

1.2      螯卡处理各种重金属离子投加量与pH适用范围

1.2.1    螯卡投加量与pH有效范围推荐表

重金属种类

pH值适用范围

螯卡投加量

[螯卡/重金属含量(w/w)]

Cu2+

3.0 ~ 13.0

6.5 ~ 7.5

Ni2+

5.0 ~ 12.0

7.0 ~ 8.0

Pb2+

3.0 ~ 13.0

1.5 ~ 2.5

Zn2+

3.0 ~ 12.0

8.5 ~ 9.5

Cd­2+

3.0 ~ 13.0

3.5 ~ 4.5

Hg2+

3.0 ~ 12.0

2.0 ~ 2.5

Cr3+

3.0 ~ 12.0

4.5 ~ 6.5

Fe2+

5.0 ~ 11.0

8.0 ~ 8.5

1.2.2    螯卡去除重金属离子与pH值关系图


1.3      助凝剂与高分子絮凝剂的使用种类与投加量

1.3.1    助凝剂与高分子絮凝剂的种类

螯卡与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于水的螯合盐,这种不溶于水的螯合盐“颗粒”在水体中一般呈负电性,投加助凝剂的目的是和螯合盐“颗粒”表面的负电荷,使之相互“碰撞聚合”,形成较大的絮凝体;投加高分子絮凝体可使水体中较小的悬浮微粒连接在一起,形成较大的絮凝体,增加沉淀速度,便于沉淀分离。

螯卡与重金属离子反应、助凝、絮凝过程示意图

助凝剂一般可采用聚合硫酸铁(PFS)、聚合硫酸铝(PAC)、硫酸铝、氯化铝或者三氯化铁。

高分子絮凝剂一般采用聚丙稀酰胺(PAM),可使用阴离子或弱离子型,分子量应大一些。

1.3.2    助凝剂与高分子絮凝剂投加量

助凝剂的投加量可依据螯卡的投加量和助凝效果来确定。一般情况下,助凝剂的投加量按助凝剂/螯卡(重量比)=0.3~1.0控制均能形成良好的絮凝体。投加助凝剂的另一个作用是助凝剂中的重金属离子(Fe2+、Fe3+、Al3+)会与多余的螯卡反应,将螯合剩余的螯卡反沉淀去除。

采用铝盐(如PAC)作助凝剂时,其对水体的pH值冲击不是很大:采用铁盐(如PFS)作助凝剂时,其对水体的pH值冲击就比较明显。不论采用铝盐还是铁盐作助凝剂,絮凝反应都应处在其的PH值范围内。

高分子絮凝剂投加量一般很少,可按0.5~1.0g/M3投即可。

1.4      反应时间

药剂名称

处理步骤

反应时间

过程说明

螯卡

螯合处理

10~20min

快速搅拌

助凝剂(铝盐或铁盐)

助凝处理

5~10min

快速搅拌

高分子絮凝剂

絮凝处理

3~5min

先快速搅拌3~5min   再慢速搅拌1~2min

①、若废水中含有络合剂或者重金属离子与络合剂形成较稳定的络合物,反应时间需适当延长,一般可控制在20~40min内。

1.5     处理药剂一般配制使用浓度

序号

药剂名称

常用浓度(重量%)

1

螯卡

5%~15%

2

助凝剂(铁盐)

10%

3

助凝剂(铝盐)

5%

4

高分子絮凝剂

0.05%


1.6     螯卡处理多种重金属离子混合废水投加量与pH值适用范围

1.6.1    螯卡处理单一重金属离子投加量计算公式

式中:γ­——修正系数;一般γ­取值0.9~1.2

   δ——螯卡活性系数;一般δ取值0.90~0.94

计算范例

重金属种类

浓度( g/M3)

γ

δ

N

螯卡计算投加量( g/M3)

Cu2+

10

0.9~1.2

0.94

31.8

67.7~90.3

Ni2+

10


上一个:螯卡投加量与PH值适用范围的实验方法
下一个:重金属离子处理方法的比较

苏州工业园区世普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人:王先生
电   话:0512-65934772
手   机:13901547978
地   址:苏州工业园区水东港路怡邻工业坊B区9幢101

电话咨询
产品展示
联系我们
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