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大连十大环保新闻揭晓 3条关注雾霾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18/11/10 人气:1191
正式向社会发布未来48小时空气质量预报。
6、出台《大连市举报重大环境违法行为有功人员奖励办法》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环境监管
7月16日,市环保局出台了《大连市举报重大环境违法行为有功人员奖励办法》,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环境监管,市民如发现或知悉重大环境违法行为线索可以通过电话、网络、书面材料、当面反映等途径向市环境监察支队举报,举报情况经环保部门办案查证属实的人员,可获得2万元奖励。
办法出台以来,市环保局共接到投诉电话近二百余件,确定4起疑似涉及重大环境违法行为的举报案件,并会同公安部门开展调查,查实了大连金玻铝业的重大环境违法案件,举报人张某(化名)领取了1万元奖金,成为我市实施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以来,首位领取奖金的市民。
7、我市提前完成“十二五”污染减排指标
“十二五”以来,针对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,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,我市集中实施一系列的减排措施,提前完成“十二五”减排任务,不仅为发展经济及新上项目预留了足够的污染物排放指标,而且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“共赢”铺平了道路。
“十二五”以来,我市通过出台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、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、核发新版排污许可证等多项管理减排措施,推动企业减排改造;实施结构调整减排,逐步淘汰了污染重、能耗高、效益低的企业;加大工程减排力度,一方面通过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工程,大幅削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;另一方面通过实施的火力电厂和石油化工企业脱硫、脱硝及水泥企业脱硝等工程,重点削减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;此外,通过加速推进“黄标车”淘汰、提升车用燃油品质,控制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。
8、设立村级专职环保员 打通环保监管最后一公里
为进一步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,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设施管理,我市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专职环保员,主要负责对所在区域的环境问题进行日常排查、监督和及时制止环境违法和生态破坏行为。村级专职环保员的设立使环保监管工作从市、县(区)、乡镇(街道)延伸到村屯,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四级联动环保监管体系。截至目前已在全市695个行政村录用了专职环保员695名,实现村级环保员全覆盖。
同时,今年我市继续加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力度,截至目前,全市有10个涉农区市县(先导区)、77个乡镇的656个行政村被纳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范围,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比例达到75.6%,受益人口近200万,在东北三省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。
9、首次启动重污染日二级预警 多措并举降低污染物排放
受东北地区大范围雾霾持续影响,我市遭受今冬首次雾霾天气,11月8日17时,我市首次启动重污染日Ⅱ级响应,时间通过新闻媒体向全市发出空气重污染预警,各成员单位依据《大连市环境空气重污染日应急预案》的职责分工,快速落实II级应急响应措施。空气质量好转后,11月14日15时市政府批准终止了我市的应急响应。
由于冬季是雾霾的高发期,为保障冬季大气环境质量,我市多管齐下,综合施治。出台《关于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》,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;下发《关于加强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》,多措并举,改善今冬明春的空气质量;实施燃煤锅炉监督性监测及煤品检测工作,倒逼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的淘汰,20吨及以上燃煤锅炉提标改造;开展“利剑5号”专项行动,严控机动车尾气污染。
10、评选绿色生活使者 创建环境教育基地 引领市民生活方式绿色化
今年,大连市通过评选“绿色生活使者”、创建环境教育基地吸引公众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,为践行绿色生活、共建美丽大连搭建了有效的平台。
历时2个月,10万市民参与投票的第二届大连市“绿色生活使者”评选结果于6月3日揭晓,来自不同行业、坚持从点滴践行绿色生活的于宏、马惠文等10位同志成为绿色生活使者,他们的事迹为广大市民关心环保、参与环保注入正能量,是市民践行绿色生活的好榜样。同日,我市首批建设的泰达垃圾焚烧发电厂、沙河口中小学生科技中心、泡崖街道玉峰社区3个环境教育基地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,这三家环境教育基地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及社区居民,以科学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科普互动体验的方式,向参观者普及环保知识,是大连市推进环境教育进学校、进社区的重要载体,标志着大连市环境教育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。